关于马尔康市红色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调研报告
来源:马尔康市政协   作者:   点击数:9982   日期:2022-03-11   字体:【

2021年4月14日政协马尔康市二届委员会第二十一次常委会通过

 

按照《政协马尔康市委员会2021年工作要点》的安排由昌旺主席为组长、泽郎关副主席为副组长,市政协文史委、市政协办公室、市政府办、市发改局、市教育局、市文体旅游局、市委党校、市史志中心、市卓管局、市柯管中心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组成调研组,于2021年3月29至2021年4月2日,采取资料查阅、实地踏看、召开座谈会的方法,就我市红色文化的传承保护与革命遗址文物管理保护进行专题调研,现将我市红色文化传承与保护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红色资源概况及其重要地位和意义

(一)资源概况

1、资源概述

马尔康“四土”,1935年6月下旬至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三进三出”马尔康,在这里驻留长达14个月,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滞留时间最长的地区长征红军的足迹踏遍了当时的四土今天的马尔康的山山水水。在马尔康10乡3镇留下了众多遗址、遗迹和动人故事。如:长征红军多次翻越的雪山鹧鸪山、梦笔山、雪马山等,召开的卓克基会议、卓木碉会议等旧址,因红军长征而得名的红军坪、红军树、红军桥等,当年长征红军在马尔康的梭磨、卓克基、督铺十寨(马尔康镇本真乡)、松岗、脚木足、白湾、党坝、木尔宗、大藏等地的岩石、门板、廊柱上篆刻、书写的大量红军宣传标语,中国人民解放军早期33名军事家之一、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参谋长曾中生遇难地卓克基西索,“龙潭三杰”之一胡底遇难地脚木足白莎,长征中红军大学、红军医院所在地松岗日底,南下红军临时总部大藏寺、草登寺等,长征中在四土建立的卓克基、党坝两个县级苏维埃政权所在地,以党坝为中心建立的十三个乡级苏维埃政权八十余个村级苏维埃政权所在地,在长征红军帮助下建立的第一个革命性组织白湾石广东“穷人协会”(格加大莫)所在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走廊梭磨峡谷,两大红军主力会师后第一个战役计划《松潘战役计划》总后方卓克基,旨在弘扬长征精神、追忆烈士英灵而建的长征干部学院、卓克基长征纪念馆、胡底纪念碑、著名藏族红军天宝、沙纳、孟特尔故居等长征文化传承场所。由于市级财力、智力的局限,截至目前仅有9处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2、主要资源简介

马尔康市长征遗址遗迹众多,最主要有20处,其中目前为国保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1、卓克基会议会址--卓克基官寨;2、长征红军重要驻地--大藏寺;3、长征红军重要通道--婆雍古道;4、长征红军驻留并建过立苏维埃政权的直波碉群)。省保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1、天宝故居2、卓木碉会议会址)、州保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胡底纪念广场)、县(市)保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1、红军树;2、长征红军驻地--婆陵甲萨),仅为文物点的12处(1、红军坪,2、红军桥,3、红军标语(A、梭磨标语、B、卓克基西索标语C、脚木足乡红军石刻标语标语),4、曾中生遇难地,5、嘎辉桥战斗地点6、卓克基长征纪念馆,7、红军大学、医院所在地,8、白湾石广东穷人协会,9、党坝县级苏维埃政权所在地--党坝土司官寨10、朱德看望慰问四方面军指战员所在地--马尔康寺,11、木尔宗苏维埃政权首届一次代表大会会址,12、马尔康烈士陵园)。

(二)地位及意义

被誉为“盘古开天以来的第一次”、“地球上的红飘带”,作为人类挑战自我极限的一项伟大壮举,作为无数红军战士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英雄史诗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特指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自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共两年时间),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六军团进行的一次行程二万五千里的战略大转移。这段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是党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是党的发展历程中最为艰难困苦、中国共产党烈火重生凤凰涅槃的时刻。

红军长征的代名词“爬雪山过草地”,既体现了长征的艰辛更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而雪山草地的所在地就是今天的阿坝州,据史料记载红军长征在阿坝州滞留时间长达16个月,长征红军自1935年6月进入四土(即今马尔康)至1936年8月最后一批长征红军离开马尔康,三进三出马尔康地区,滞留时间长达14个月。在这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将党派的理想追求同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并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到了当时全中国人民的普遍认可和拥护,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立党成事的三大法宝之一,让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军队的格局、境界焕然一新,明确了长征的方向,为新中国的诞生奠下了第一块基石;第一次制定并完美的实施了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宗教政策,赢得了包括四土人民在内的阿坝人民的拥护、爱戴和支持,使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得以保存;第一次尝试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省、县、乡、村三级苏维埃政权;第一次尝试了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立了格勒德沙共和国。

综上所述,87年前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史实,历史的、无可争辩的证明了雪山草地(即今阿坝州)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伟大转折点的发生地,中国共产党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历经艰辛受尽磨难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当年的四土地区今天的马尔康则历史的成为了伟大转折的核心地、涅槃重生的摇篮。这就是当年的四土地区,今天的阿坝州州府所在地马尔康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长征”这一特定时期所处的特殊地位。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雪山草地(今阿坝州)是长征精神的凝练之地、是长征文化长征精神的基因库,将以马尔康为核心的雪山草地长征文化、长征精神,用有效的体制机制保护、传承、弘扬,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力量,信心百倍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努力奋斗,同时带动革命老区阿坝州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这应当就是马尔康长征文化资源所具备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二、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现状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一是努力出版、制作了系统反映史实的资料,建造了纪念场馆。马尔康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红军长征在四土地区(今马尔康市)的史料征集工作,自1982年党史调查以来,编写、出版了《红军长征过马尔康》(内部资料)、《红色记忆--红军长征在四土》(公开出版发行)、《马尔康县红色遗址》(公开出版发行)、《龙潭英杰胡底》(内部资料阿新内(2020)字第46号);拍摄制作了口述历史片《藏族老红军天宝》、《红军长征在四土》。根据史实资料建造了卓克基红军长征纪念馆、松岗胡底纪念碑。二是高度重视,有效保护。全面开展普查坚持“全面、系统、真实、准确”的原则,整合资源、集中力量,统筹推进普查工作。通过开展全国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普查和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特别是2016年6月开展的全国革命文物普查和2017年1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红军长征革命遗址、遗迹普查工作。进一步摸清了全市红色革命文物保存利用现状,完成了收集、整理、登记等基础工作,建立了规范的保护档案,完善了数据库。是加大资金投入。2001年至2020年先后投入国家文物保护专项资金1814万余元,用于卓克基土司官寨本体建筑修缮及消防设施,2017年投入国家文物专项资金360万元,用于直波碉楼环境整治,2020年投入本级财政资金119万元,用于直波碉楼倾斜自动化监测设备项目。2019年投入国家文物专项资金240万元,藏区专项资金投入120万元,用于大藏寺文物保护工程项目;2019年投入省级文物专项资金245万元用于莫斯都岩画保护及展示利用项目;2016年投入本级财政资金15余万元,用于16处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竖立了标识标牌。是强化科学规划。为加快实施长征文化线路整体保护工程,打造全程贯通“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精品线路,高标准建设马尔康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一是 2019年5月19日清华同衡规划院到我市辖区内对革命文物遗址遗迹进行调研考察。二是2020年3月将天宝故居、卓木碉会议会址申报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资料已评审通过,并由四川省人民政府2020年12年14日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是2020年6月由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文物革发〔2020〕18号)关于公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第二批)》的通知,将马尔康市纳入片区示范段内。四是2020年10月我局结合省州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相关要求开展马尔康市范围内革命文物分布核查工作。五是加强十四五项目储备力度,储备马尔康长征文化公园建设项目,目前正在积极与州文体旅局、市发改部门对接纳入“十四五”规划事宜。

(二)统筹推进,合理开发一是积极融入全域旅游。结合全域、全时、多元景区建设,对具备对外开放条件的红色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纪念馆)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马尔康市卓克基会议旧址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据统计,每年接待游客达20余万人次,已成为我市重要的文化旅游目的地。二是强化红色景点打造。继卓克基红色旅游景区外,2019年我市又陆续创建了松岗柯盘天街1个国家4A级红色旅游区。三是积极打造旅游线路。马尔康市着力加强景区规划和文物保护展示利用,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总共编制了6个规划:一是马尔康(雪马山)山地运动公园总体规划;二是马尔康市“康养之城”旅游总体规划;三是马尔康市莫斯都岩画保护建筑维修与展示利用;四是直波碉楼(马尔康市)保护规划;五是卓克基土司官寨保护规划;六是马尔康市查各寺大殿维修设计;七是马尔康松岗柯盘天街文化旅游景区创建4A级景区;八是中国马尔康尘埃落定非遗产业小镇(卓克基镇建设红军长征文化体验基地)总体概念性策划规划方案。

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保护与开发经费不足由于我市红色文化资源开发较晚,加之受自身财力影响,投入严重不足。一是缺乏项目开发资金。存在缺乏开发红色旅游项目资金的问题,致使我市优势红色旅游资源不能上档次、上规模开发;二是缺乏宣传促销经费。宣传促销力度不够,宣传形式单一,不能形成一股强劲持久的势头,导致红色旅游对外影响力不大,吸引力不强,未能形成良好态势。

(二)开发模式简单程式化目前,我市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方式与营销方式简单化、程式化,手段也仅限于立个标示牌、发发资料、刷刷标语的初级阶段,缺乏足够的看点和项目支撑,不能满足现代游客体验参与的要求,对游客吸引力不强。

(三)基础设施配套滞后我市红色资源多处于在交通不便的区域内,与外部联系的交通状况较差,各点之间,与其他旅游点之间的交通连接不紧密,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完善,难以达到旅游开发的需要,而这些地方自身投资建设的能力不足,无力加以改造。

(四)缺乏专业管理人才我市严重缺乏精通红色文化又懂旅游营销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目前由于体制制约明显,我市红色旅游资源分属多个部门管理,加之缺乏专业人才,致使红色旅游文史资料收集、整理工作相对滞后,并且多数景点无专人管理、维修,有的只剩下残垣断壁,维护难度较大。红色旅游从业人员、导游、解说员还有待进一步充实、培训、提高。

四、红色文化保护与开发对策建议

根据我市红色文化资源状况和目前保护、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现实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一)高度重视长征文化资源用以定位发展方向一是将以马尔康为核心地雪山草地长征文化资源,用多种载体形式全面的上报到党中央国务院,力争在国家层面立项,将阿坝州全域打造为长征文化传承弘扬圣地,二是重新定位城市发展思路,将马尔康城打造成全国唯一“长征文化名城”
    (二)着力加强红色资源保护红色文化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只有对其珍惜呵护、保持其原貌、挖掘其内涵,才能彰显其“红色魅力”。加快保护红色遗址的政府规章的制定,加强对革命旧址和革命文物进行有效保护,做好红色革命文物的申报及“四有”工作。党史办、党校等有关部门要加强地方革命史和红色文化资料的整理研究,建立现场教学点。多方筹措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做好十四五红色文化规划,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投入加强革命旧址消防、安防设施建设,确保红色文化遗产安全。

(三)着力加强红色旅游开发保护红色文化资源是基础,开发利用是手段和途径,发展红色旅游,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是目标。加强政府主导,加快重点红色旅游景区建设,打造红色旅游精品,按照所有权、管理权和经营权分离原则,理顺管理体制,改革产权制度,逐步实行企业化运作,激发景区活力;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特色,将新造景点与故事、传说结合起来,扩大景区规模;引进高新技术,变单一的平面展示为丰富的立体展示,并利用歌舞、小品等参与性强的活动吸引游客,增强景区竞争力;搞好景区道路、停车场、步游路、厕所、标识、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以及周边环境建设,提升景区档次;开发符合景区特色的红色旅游纪念品如红色书籍、口述历史数码产品和像章等,提高景区效益。

(四)着力加强红色人才培养加大对红色文化又懂旅游营销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培训。红色旅游资源是文化旅游资源的一部分。从游客观赏的角度看,与自然生态旅游相比,自然生态旅游产品没有导游员,游客只要看看就能感受到美,而文化旅游产品则不然,对大众游客来讲,没有介绍就无法感受文化产品的精髓所在。红色旅游开发较好的地区都有一个相同之处,那就是景区导游员非常优秀,因此要发展红色旅游应重视人才,尤其是红色旅游景区讲解员的培训,加强讲解员对我市红色文化的了解掌握,规范其行为,提高讲解技巧。

 

 

 

版权所有 马尔康市委员会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团结街216号  邮编:513229

蜀ICP备18017262号-1 易极天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电话:400-8600222